关于举办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5-09

 

为提升工程管理专业学位(以下简称MEM)研究生及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服务于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促进政产学研用合作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经研究决定,举办首届武汉理工大学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现将大赛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赛事简介

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是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公益性创新设计竞赛,坚持“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行模式,创新设计赛道设置对接国家战略和行业产业发展,助力国家急需、重点发展领域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三、参赛对象

主要面向工程管理硕士(MEM)在读学生、毕业生,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经其培养单位推荐也可参赛;如有企业选手参赛,必须与学生(工程管理硕士在读学生、毕业生,其他相关专业研究生)联合组队参赛,且团队中学生人数不低于50%。参赛队伍所属的培养单位负责审核选手资格。

四、案例大赛赛道及要求

参赛作品应紧密围绕工程管理实际问题,选题具有典型性和示范性,成果具有较高的启示价值。选题范围包括但不限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重大系统研发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生产与运营管理中的实际问题,“小而美”创新创业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作为学位论文对工程管理类典型案例开展的研究成果,其他对工程管理方法、工具、应用有突出价值的案例成果。参赛者可参考如下五个平行“主题赛道”的定位,投稿到相应的“主题赛道”,每个案例只能投稿1主题赛道

(一)“重大工程建设”赛道:针对广泛的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对其规划、立项、招投标、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等问题,有选择性地开展有关问题的案例研究成果。

(二)“重大系统研发”赛道:对复杂系统、产品、装备等开展研发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开展的案例研究成果,对涉及项目规划论证、项目实施、资源或进度管理、成本管理、技术攻关管理、原型化与测试、数字化技术应用等问题,有选择性地开展有关问题的案例研究成果。

(三)“精益生产”赛道:对涉及生产运营管理中广泛的问题,如效率、成本、质量、库存、运输、运维、安全、环保等,有选择性地开展有关问题的案例研究成果。

(四)“创新创业”赛道:本赛道追求“小而美”,追求示范性。鼓励结合实际的小型创新或创业项目开展案例研究,研究成果对解决类似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有突出的启示意义。

(五)“案例研究型学位论文”赛道:运用案例研究的方式完成的学位论文,论文已经答辩通过(限2年内毕业的论文)或者即将提交评审或答辩。论文符合工程管理教指委发布的《MEM专业学位论文标准与工作指南》要求。

特别说明:除事先特别声明,参赛队伍提交的案例报告、PPT及现场演示所用文档均须授权大赛组委会,组委会享有复制权、修改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汇编权,出版权,作者拥有署名权、修改权、改编权。参赛案例若存在抄袭、改编现有案例等学术不端行为,一经查实,将取消该队参赛资格,已经获得奖励的,收回所获奖励及证书,并通知其所在培养单位。

选题要求:参赛队伍在选题范围内自主确定案例,通过实地调研等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案例撰写和分析,形成完整的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参赛队伍须针对案例情境,结合工程管理相关理论,提出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的政策建议或解决方案。

五、参赛作品要求

(一)案例行文要求:案例正文一般应包括标题、案例摘要、引言、正文、结束语、附录等部分(为便于评选,请将附录放在案例分析报告之后);案例一定要基于工程管理类实践及现场;案例正文不超过10000 字;请在案例正文结尾处准确标明正文字数,图片、脚注、尾注及附录等内容不计入正文字数。

(二)鼓励参赛团队围绕研究主题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查、访谈、测算等系统收集一手资料,详细了解有关工程的发展过程、管理手段和技术工具的使用情况等,以及已产生实际效果、收益或市场化、产品项目交付等均可以同时阐述。

(三)关于学术诚信的查重要求,请将参赛案例正文和分析报告置于同一文档内查重。参赛案例的文本重复率不得超过10%(去除引用部分后),检测结果以CNKI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结果为准。

六、参赛规则

(一)组队要求:每道赛题每人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5人,其中案例型学位论文为1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行研究,支持跨学院、跨专业自由组队。项目提交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二)指导教师说明: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仅负责指导参赛选手完成作品,不得将指导教师个人相关实践项目、设计成果署名学生作为参赛作品。

(三)参赛单位说明: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四)其他投稿要求:参加过地区性或其他类型的案例比赛的案例,如未被公开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无法检索到该案例或团队的参赛单位、指导教师、团队成员等,不会影响双向匿名评选的工作安排),可以参加中国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否则不允许参赛。

七、赛程安排

报名时间:58日—525

作品提交时间:526—625

评审时间:626—75

评审结果公示:76日—710

八、奖项设置

校赛经评审入围的作品,每个赛道按参赛作品的10%20%30%分别设置校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参加校内赛的团队和项目,原则上不能参加国赛。

九、其他说明

1.将参赛作品电子档文件、案例PPT、报名表、汇总表以及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命名为“XX学院-XXX(组长姓名)-XXXX(题目)-赛道名称并以邮件形式发到指定邮箱(作品解压后必须可直接查看和使用)即可完成作品提交。

2.校赛官方QQ群(154665014),请有意向申报者组队并加入校赛官方QQ群,竞赛期间相关通知将在QQ群中发布。报名表及作品提交邮箱:2380935842@qq.com

3.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将根据实际需要举办专题讲座及参赛培训。

 

联 系 人:

卢文婧 13554428009 

陈俊宇 15974020625

 

 

附件:

1.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参赛报名表

2.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3.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工程管理案例大赛文档格式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02359

 

附件下载:附件:1-3.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