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的通知
一、赛事简介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英文名称:China Graduate Contest on Smart-city Technology and Creative Design)是由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主题赛事之一。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城市主题,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 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承办单位: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三、参赛对象
凡正式注册的武汉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以及已确定攻读研究生资格的本科生均可参赛。
四、案例大赛赛道及要求
本届大赛以创意设计为主,智慧城市与智慧社会为大赛主题,包括定向赛道、自由赛道两类,其中定向赛道优先解决在智慧城市实际建设中面临的技术和创意痛点问题;自由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团队可根据自身技术能力自由选择领域和拟定题目。两类赛道分别评审。
(一)定向赛道:本届大赛拟设置的定向赛道包括:数字孪生与元宇宙、智慧能源与绿色生态、城市大脑与社会智理、智慧交通与出行、智慧建设与城市运维、智慧生活与创意设计、未来城市美学幻想、城市服务与协作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每个赛道不设置具体题目,参赛同学可自行拟定题目。
(二)自由赛道:自由赛道为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无限创意与想象空间,参赛团队可以针对智慧城市的任意主题提出技术创意、软硬件系统或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智慧政务、智慧教育、智慧制造、智慧能源、智能装备、智慧医疗、智慧建筑、智慧家庭、智慧金融、智慧养老、智慧生态与环保、智慧防灾与应急、城市创新设计、数字化转型等领域。
五、参赛作品要求
(一)创意设计赛的参赛作品鼓励创新与创业紧密融合。参赛作品不仅应在创意、想法、思路等方面新颖,还应具有良好的可实现性,并鼓励团队在市场前景方面进行探索。
(二)申报参赛作品时,自由赛道要选准类别,作品标题要新颖,内容紧扣智慧城市, 简要说明中最好写明灵感来源。
(三)申报参赛作品时,要对创意进行简要的介绍,要对其应用领域、可行性、主要设计方案及关键技术、社会价值、预期经济效益、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等内容进行阐述,需附上详细的策划方案。
(四)为确保评审公平,除需要填写所在培养单位信息外,申报参赛作品的各个部分(包含各类附件)不能出现申报者所在培养单位信息以及个人信息。
(五)每份参赛作品应包括:
① 项目简表(模版参见附件3);
② 项目说明书(模版参见附件4);
③ 商业计划书(可选,模版参见附件5);
④ 补充材料(可选),可以实物、图片、PPT、Flash、视频等,但对于借用软件开发等手段的作品必须要附以参赛作者原创的原型系统或者代码。
六、参赛规则
(一)赛制:创意设计赛分为初赛与全国决赛两个阶段。评审专家组将从主题相关性、创意新颖性、可行性、社会与经济效益、商业模式与市场前景、作品展现形式等方面,分别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审,并最终确定进入决赛的作品。决赛为现场展示。进入决赛的参赛选手将汇集到承办单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现场演示和讲解,并且回答大赛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提问。大赛专家委员会将根据参赛作品的汇报材料,参赛团队的现场答辩和演示情况对进入决赛的作品进行评比和打分。
(二)组队要求:每道赛题每人仅能拥有一支团队(1-4人),可同时选择多道赛题进行研究,支持跨学院、跨专业自由组队。项目提交后,指导教师、参赛队员和项目内容不能进行调整或更改。
(三)指导教师说明:每支队伍最多申报2位指导教师,按照申报顺序排序。参赛作品指导教师仅负责指导参赛选手完成作品,不得将指导教师个人相关实践项目、设计成果署名学生作为参赛作品。
(四)参赛单位说明:组队参赛时作品第一作者(队长)所在培养单位为该队伍的参赛单位。
(五)其他投稿要求:赛事鼓励原创,禁止在比赛中抄袭他人成果,一经发现将取消比赛成绩并严肃处理。参赛队伍应保证所提供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属于自有知识产权。参赛作品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知识产权或者其他权利。一经发现或经权利人提出并查证,大赛组织方将取消其参赛资格。组织方对参赛队伍因使用本队提供/完成的创意、方案和相关材料而产生的任何实际侵权或者被任何第三方指控侵权概不负责。
(六)知识产权:参赛作品(包含但不限于算法、模型、方案、论文等)知识产权归参赛者所有。组织方承诺履行保密义务,并不用于除本比赛外的任何其他用途。
七、赛程安排
报名时间:6月30日—7月15日
作品提交时间:7月16日—8月20日
初赛评审时间:8月21日—8月31日
决赛时间:9月上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奖项设置
校赛经评审入围的作品,每个赛道按参赛作品的10%、20%、30%分别设置校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未参加校内赛的团队和项目,原则上不能参加国赛。
九、其他说明
1.将参赛作品电子档文件、案例PPT、报名表、汇总表以及其他可选辅佐材料打包在一个文件夹中并压缩,命名为“XX学院-XXX(组长姓名)-XXXX(题目)-赛道名称”并以邮件形式发到指定邮箱(作品解压后必须可直接查看和使用)即可完成作品提交。
2.校赛官方QQ群(572682781),请有意向申报者组队并加入校赛官方QQ群,竞赛期间相关通知将在QQ群中发布。报名表及作品提交邮箱:2380935842@qq.
3.组委会保留对比赛规则进行调整修改的权利、 比赛作弊行为的判定权利和处置权利、收回或拒绝授予影响 组织及公平性的参赛团队奖项的权利。
联 系 人:
卢文婧 13554428009
附件:
1.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
2.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参赛报名汇总表
3.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项目简表
4.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创意设计赛项目说明书
5.第一届武汉理工大学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项目商业计划书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