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培养一流拔尖创新人才

发布时间:2019-09-11
    武汉理工大学双一流建设的高效能源转换与高效储能新材料协同创新团队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团队式研究生培养新模式,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汇聚一流教育资源

(一)导师团队资源

组建了一支跨国、跨校、跨学科的由中科院院士赵东元教授等领衔的规模约15人的一流导师团队。

(二)科研平台资源

重点推进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建了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研究与测试中心等校内科研平台资源,建立了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

(三)国际联合培养资源

先后选派20余名研究生到国际知名大学与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培养,仅2014年以来就有10名研究生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CSC)资助。此外,团队每年至少邀请20名国际知名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与交流。

二、实施三二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围绕研究生培养机制的运行机制、动力机制、约束机制三项具体内容,充分调动教师、研究生两类主体积极性,把握研究生教育招生、培养、学位授予、教育管理四个环节。

(一)运行机制

在招生上,实施本科生团队导师制团队遴选制。在课程学习上,实施研究生培养计划团队指导制”“研究生知识方法团队衔接制研究生科学规范团队指导制。

(二)动力机制

针对研究生,实施研究生科研奖励制度”“研究生学术交流资助制度学生骨干选拔培养制度。针对导师,实施向责任教授竞争上岗制研究方向年度考核制

(三)约束机制

实施 严进严出研究生淘汰机制、导师资格审核制学术不端导师淘汰制

    近年来,该团队培养研究生174名,研究生发表包括Nature在内的SCI论文285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8件,获“互联网+”全国赛银奖1项、“创青春”全国赛铜奖1项以及“挑战杯”湖北省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3名研究生获国际热电材料领域最高奖Goldsmid 奖;47名硕士研究生到哈佛、牛津等国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43名博士毕业生到国外知名高校继续深造和工作。该团队形成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媒体上多次报道。
附件下载: